細說綠茶:湖北當陽仙人掌茶
?
? 仙人掌茶屬綠茶類,產于湖北當陽境內的玉泉山,制成后的仙人掌茶,外形扁平似掌,色澤翠綠,白毫披露;沖泡之后,芽葉舒展,嫩綠純凈,似朵朵蓮花挺立水中,湯色嫩綠,清澈明亮;清香雅淡,沁人肺腑,滋味鮮醇爽口。初啜清淡,回味甘甜,繼之醇厚鮮爽,彌留于齒頰之間,令人心曠神怡,回味雋永。
?
?
?
據《全唐詩》第178卷、《當陽縣志》及《玉泉寺志》記載,始創于唐代玉泉寺,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。創制人是玉泉寺的中孚禪師。
?
? 史載:“唐時,玉泉山玉泉寺的中孚禪師不但善品茶,而且還善制茶,創制了一種形如仙人掌的扁形散茶。據查,中孚禪師俗姓李,是唐代著名詩人李白的族侄。上元元年(公元760年),他云游到金陵(南京)棲霞寺時,卻逢其叔李白逗留于寺,于是中孚禪師將此茶獻于李白。李白品嘗后,覺得此茶清香滑熟,其狀如掌,并了解了該茶產于玉泉寺,又是族侄親手制的仙人掌茶,為此欣然提筆,取名玉泉仙人掌茶,并作詩一首,以頌之。從此,玉泉仙人掌茶名聲大振。”
?
加工工序
?
? 仙人掌茶加工時,經蒸汽殺青、炒青做形、焙干定型三道工炒青做形又分頭青、二青、做形三個步驟,是形成仙人掌茶獨特外形的關鍵工序。頭青炒法主要采“抖”,并須抖得快、散得開;二青炒法采用“抖”、“帶”結合,使茶葉初具條形;該茶掌形的形成,主要是通過“做形”。其法是交手四指并攏,拇指分開,平平地伸入鍋內,采用“抓”、“按”等手法炒制,力求茶葉扁平挺直,約七成干時,進行烘干定形序加工而成。
?
仙人掌茶、李白、詩
?
《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》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創作的一首詠茶詩。這首詩寫名茶“仙人掌茶”,是“名茶入詩”最早的詩篇。作者用雄奇豪放的詩句,把“仙人掌茶”的出處,品質、功效等作了詳細的描述。
?
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(并序)
?
? 余聞荊州玉泉寺近清溪諸山,山洞往往有乳窟,窟中多玉泉交流,其中有白蝙蝠,大如鴉。按《仙經》,蝙蝠一名仙鼠,千歲之后,體白如雪,棲則倒懸,蓋飲乳水而長生也。其水邊處處有茗草羅生,枝葉如碧玉。惟玉泉真公常采而飲之,年八十余歲,顏色如桃李。而此茗清香滑熟,異于他者,所以能還童振枯,扶人壽也。余游金陵,見宗僧中孚,示余茶數十片,拳然重疊,其狀如手,號為“仙人掌茶”。蓋新出乎玉泉之山,曠古未覿。因持之見遺,兼贈詩,要余答之,遂有此作。后之高僧大隱,知仙人掌茶發乎中孚禪子及青蓮居士李白也。
?
常聞玉泉山,山洞多乳窟。
?
仙鼠如白鴉,倒懸清溪月。
?
茗生此中石,玉泉流不歇。
?
根柯灑芳津,采服潤肌骨。
?
叢老卷綠葉,枝枝相接連。
?
曝成仙人掌,似拍洪崖肩。
?
舉世未見之,其名定誰傳。
?
宗英乃禪伯,投贈有佳篇。
?
清鏡燭無鹽,顧慚西子妍。
?
朝坐有馀興,長吟播諸天。
?
? 細細品讀,你會豁然開朗,有許多發現。不但是仙人掌茶。好山(玉泉山)好水(多玉泉)好寺(玉泉寺)好人(名人李白、僧中孚)好文章(此名詩)才能營銷好茶。如今,仙人掌茶作為當陽的特產,流轉于人們心中就是明證。其二,你會發現,如今的茶界營銷思維,甚至仍沒有超越唐朝,出書拉名人贈品潑墨,這不和唐朝李白一個套路?其三營銷講故事,李白會不會品茶、懂多深的茶?不得而知,但講的好,“真公常采而飲之,年八十余,顏如桃李。”,詩中又言“仙鼠”、“采服潤肌骨”等。故事、功效一應俱全。
?
?
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:hecha_zu? 為廣大茶友分享更多茶資訊
?
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