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歷史名茶之一,徽茶,屬于綠茶。產于安徽省黃山。由清代光緒年間謝裕泰茶莊所創制。每年清明谷雨,選摘初展肥壯嫩芽,手工炒制,該茶外形微卷,狀似雀舌,綠中泛黃,銀毫顯露,且帶有金黃色魚葉(俗稱黃金片)。入杯沖泡霧氣結頂,湯色清碧微黃,葉底黃綠有活力,滋味醇甘,香氣如蘭,韻味深長。由于新制茶葉白毫披身,芽尖峰芒,且鮮葉采自黃山高峰,遂將該茶取名為黃山毛峰。更多>>
特級黃山毛峰條索細扁,形似“雀舌”,帶有金黃色魚葉(俗稱“茶筍”或“金片”,有別于其他毛峰特征之一);芽肥壯、勻齊、多毫;香氣清鮮高長;滋味鮮濃、醇厚,回味甘甜;湯色清澈明亮;葉底嫩黃肥壯,勻亮成朵。形容黃山毛峰的品質特點,可用八個字:香高、味醇、湯清、色潤...
黃山毛峰產于安徽黃山。雖冠以黃山,但并不是黃山所有地區產的毛峰都是優質的。其中,以富溪鄉產的毛峰品質最佳,富溪也是黃山毛峰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的劃定范圍。黃山風景優美,山高林密,日照短,云霧多,自然條件十分優越,茶樹得到云霧的滋潤,沒有寒暑的侵襲,孕育出良好的品質...
特級黃山毛峰堪稱我國毛峰之極品,外形美觀,每片茶葉約半寸,綠中略泛微黃,色澤油潤光亮,尖芽緊偎葉中,酷似雀舌,全身白色細絨毫,勻齊壯實,峰顯毫露,色如象牙,魚葉金黃;清香高長,湯色清澈,滋味鮮濃、醇厚、甘甜,葉底嫩黃,肥壯成朵...
碧螺春貯藏條件十分講究。傳統的貯藏方法是紙包茶葉,袋裝塊狀石灰,茶、灰間隔放置缸中,加蓋密封吸濕貯藏。亦有采用三層塑料保鮮袋包裝,分層緊扎,隔絕空氣,放在10°C以下冷藏箱或電冰箱內貯藏,久貯年余,其色、香、味猶如新茶,鮮醇爽口..
茶中的茶多酚和鞣酸作用于細菌,能凝固細菌的蛋白質,將細菌殺死。可用于治療腸道疾病,常喝黃山毛峰茶葉具有興奮作用,利尿作用,強心解痙作用,抗菌、抑菌作用,減肥作用,防齲齒作用,抑制癌細胞作用..
黃山毛峰采摘細嫩,特級黃山毛峰的采摘標準為一芽一葉初展,1—3級黃山毛峰的采摘標準分別為一芽一葉、一芽二葉初展;一芽一、二葉;一芽二、三葉初展。黃山毛峰的制造分系摘系摘、殺青、揉捻、干燥烘焙四道工序...
備具: 準備一個干凈透明的玻璃杯
注水: 注入85℃左右的熱水約200ml
投茶: 投入3g碧螺春茶
靜候: 待茶葉充分吸收水分舒展后即可飲用,茶葉和水的比例約為1 :50——1:60
品飲: 每次品飲剩1/3茶湯時蓄水,確保每泡濃淡均勻、口感鮮美,以三泡為佳 香彌漫于齒頰間。
步驟詳情...
黃山位于安徽省南部,是著名的游覽勝地,而且群山之中所產名茶“黃山毛峰”,品質優異。講起這種珍貴的茶葉,還有一段有趣的傳說呢! 明朝天啟年間,江南黟縣新任縣官熊開元帶書童來黃山春游,迷了路,遇到一位腰挎竹簍的老和尚,便借宿于寺院中。長老泡茶敬客時,知縣細看這茶葉色微黃,形似雀舌,身披白毫,開水沖泡下去,只見熱氣繞碗邊轉了一圈,轉到碗中心就直線升騰,約有一尺高,然后在空中轉一圓圈,化成一朵白蓮花。那白蓮花又慢慢上升化成一團云霧,最后散成一縷縷熱氣飄蕩開來,清香滿室。 知縣問后方知此茶名叫黃山毛峰,臨別時長老贈送此茶一包和黃山泉水一葫蘆,并囑一定要用此泉水沖泡才能出現白蓮奇景。熊知縣回縣衙后正遇同窗舊友太平知縣來訪,便將沖泡黃山毛峰表演了一番。太平知縣甚是驚喜,后來到京城稟奏皇上,想獻仙茶邀功請賞。皇帝傳令進宮表演,然而不見白蓮奇景出現,皇上大怒,太平知縣只得據實說道乃黟縣知縣熊開元所獻。...更多>>